煤价高位强势运行已经数月,年底供应及价格走势如何?12月16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12月例行新闻宣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谈话人孟玮体现,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目前煤炭市场供需总体是平衡的,今冬明春的煤炭供应是有包管的。他介绍,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处于较高水平,后续国家发改委将通过增加供应,调理需求,引导市场煤炭价格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煤价高涨引政策脱手
11月中下旬以来,煤炭市场泛起异常波动,严重偏离供需基本面。据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体例办公室宣布的《CECI指数剖析周报》(2020年第40期)显示,本期(2020.12.03-2020.12.11),CECI曹妃甸指数(日)和CECI沿海指数(周)现货成交价高位上涨,抵达两年来最高水平;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价格小幅下降;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及需求、价格、航运分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供应、库存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
本期,CECI沿海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现货成交价划分为654元/吨、588元/吨,划分比上期上涨20元/吨、11元/吨;综合价划分为609元/吨、551元/吨,划分比上期上涨12元/吨、8元/吨。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兴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体现,煤炭价格近期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冬天供暖需求导致电煤激增,这是一个每年都会泛起的季节性因素;新冠疫情对全球生产造成影响,我国步伐恰当,率先复工复产。因此近期外需加大,导致电力需求增加,也是一个辅助因素;别的,也与煤炭国际贸易的波动有关。
在此情况下,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座谈会,要求战略性地减少高价煤炭的购置,采购价格不应凌驾每吨640元(约合97.8美元/吨)。如果采购价格凌驾这一价格,电厂则需报告国家发改委进行调研。
对电力企业影响有限
从供应的角度看,我国主要煤炭产区产量有所下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1-11月,全区煤炭产量10.03亿吨,同比下降3.1%,全年预计产量10亿吨,低于2019年的10.9亿吨。而凭据2019年数据,晋陕蒙三地的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产量中占比达71%。
随着经济苏醒节奏加速,全国用电量稳步增加。冬季降温也发动了电煤需求增加,沿海电厂耗煤需求进入旺季,电厂机组接近满负荷运行,高日耗、低库存现象更为明显。12月10日,沿海八省日耗同比增长5.7%、库存同比下降15%,个体电厂库存可用天数降至个位数。
但在张兴平看来,煤炭涨价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有限。“因为电煤大多是长协,并且许多发电企业都做了期货套保。”
宣布会上,孟玮也指出,为做到提前谋划、有备无患,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在供暖季来临前,就增强指导催促,将电厂库存提高到了较高水平。东北地区是供暖季包管煤炭供应的重点地区,国家发改委7月就开始组织冬煤夏储,多渠道落实煤源,增强产运需衔接,供暖开始前煤源基本获得落实。
他介绍,国家发改委增强协调调理,组织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的大型煤矿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发挥好煤炭中恒久条约的稳定器作用,增强煤炭运输包管,较好地包管了社会用煤需求。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可用天数是21天,东北气温最低的黑龙江省电厂可用天数是31天,都处于较高水平。
关于现货市场煤炭价格上涨,孟玮体现,由于电厂主要使用的是年度中恒久条约采购的煤炭,因此目前煤价总体是稳定的。从监测情况看,目前80%以上的煤炭供应执行的都是煤炭中恒久条约,交易价格在每吨540-550元之间,剩下小部分市场煤的价格上涨,不会影响民生用煤包管。后续国家发改委将通过增加供应,调理需求,引导市场煤炭价格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如何恒久保供控价
未来煤价走势将会如何?在近日召开的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行环部电力燃料处主管尹琳琳体现,“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口煤以及地方煤炭管控政策影响,煤炭市场产运需错配较为严重,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但电厂存煤始终坚持在较高水平,电煤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供应略紧,国家和煤炭、电力、铁路等行业已经加大电煤协调包管力度,冬季供电供暖总体有包管”。
“现在煤价上涨属于季节性问题,这个季节过了以后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今后煤炭价格应该照旧比较稳定的。稳价保供要提前做准备,从国家发改委目前的准备事情来看,这种短期的价格上涨应该不会有恒久的影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体现,“由于未来对煤炭的控制应该还会越来越严格一些,恒久来看,未来煤价下行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点。”
在国家层面加大协调调控力度的同时,中电联在其剖析周报中进一步指出了年底保供稳价的难点:临近年底,产地增产难度较大,产地和北港库存偏低、累库困难,且优质低硫资源较为紧缺;进口煤增量到港仍需时间,迎峰度冬前期电煤包管压力较大。期货市场炒作下煤炭市场已严重扭曲,严重威胁了电煤保供控价。
中电联建议,国家还需进一步接纳特殊手段,综合施策,引导市场尽快回归理性。电力企业更需科学剖析市场形势,稳健市场操作,警惕恶意炒作,理性开展短期电煤采购。